Logo
Logo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单位简介
    • 领导集体
    • 机构设置
    • 资质荣誉
    •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公示公告
    • 时政要闻
    • 经营管理
    • 视频中心
  • 钻井工程
    • 钻井工程
  • 国土资源
    • 国土资源
  • 地质环境
    • 地质环境
  • 安全生产
    • 安全生产
  • 党群工作
    • 党的建设
    • 纪检监察
    • 工会工作
    • 团青工作
    • 志愿服务
  • 文化建设
    • 文学园地
    • 书画摄影
    • 人物风采
党群工作

党群工作

Production safety
  • 党的建设
  • 纪检监察
  • 工会工作
  • 团青工作
  •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三院官网 > 文化建设 > 文学园地 >

奋战在太行深处

发布时间:2023-07-06 16:51:36 作者:沙子舟文章来源:资环三院
     
      随着机构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公司积极拓宽业务范围,在自然资源调查领域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参与的豫地集团重点项目——基于遥感技术的南太行地区森林碳储量潜力评价与实现策略研究就是一项生动而极富意义的实践。该项目首先必须完成分布在南太行周边3个市6个样地124个样点的野外林木调查,按照工作安排,我和另一位同事于5月12日开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野外林木调查样地均位于太行山脉深处,沟深林密、人迹罕至。前往样地的路上,郁郁葱葱的树林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端庄典雅。来到样地,沉睡的森林中别有一番风景:连绵山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绿色森林明暗交替、深浅不一;碧绿树梢波涌浪翻、气势磅礴。有如此美景相伴,我们的工作自有一番惬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每块样地中的林木进行最基本的测树调查方法——每木检尺,即通过测定标准地内每一株树木的胸高直径,进而可以继续求得林分平均高或阶径平均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手伸出悬崖对峭壁上的满足要求的林木进行测量;纵使前方森林布满荆棘,我们凭借着地质人不服输的精神在密林中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为了完成当初立下的“一株都不能多,也不能少”的目标,不管树木长在何处,都不会放过,每一株达到检尺要求的样木都要进行每木检尺。
      样地的山峰、森林和沟渠多为原生态,充满了自然的美,用美不胜收来比绝不为过;但因为不熟悉地形地貌,更有浓密树植遮挡视线,对我们的工作来说可谓危机四伏、困难重重。沿着山洪留下的乱石手脚并用着上山、沿着峭壁小心翼翼的移动脚步、近于平躺式“滑梯式”下山是“家常便饭”。在济源蟒河林场样地,我们早上九时到达山脚下准备上山,根本没有把2000多米的直线距离放在眼里,面对坡度大于35°的山坡、漫山遍野的荆棘、布满青苔的巨石一下子把我们的“天真”击得粉碎。两个半小时,我们把自己带到了上上不去,下下不来的“绝境”,同时饥肠辘辘、口渴难耐,孤立无助之感涌上心头。密林和乱石使我们绝无可能找到来路;绝壁和沟坎毫不留情地泄掉了我们前进的勇气。正当我们一筹莫展之际,山中采药村民的一声呼唤使得我们精神振奋,“柳暗花明”之境地使我们有了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得益于村民隔空引领我们才顺利找到道路,见到了这位天降救星,我们感激地只呼“仙人”。
      随着济源样地的完成,我们转移到辉县上蜡江村样地工作。通往样地的汽车要经过一段“鬼见愁”的山路,那是一条狭窄的挂壁公路,山路十八弯是这条道路的特色,车行于陡峭石壁,紧贴车轮边便是万丈深渊,驾驶盲区多且弯道超多,对几十年驾龄的老司机都是一个艰巨的挑战。我们心中牢记“安全第一”准则,聚精会神走好危险之路。路难走,样地同样找“麻烦”。虽然同属于南太行区域,这里的样地没有济源样地内几人高的巨石和遍山的荆棘,取而代之的是破碎易滑的碎石和浑身是刺的草本科植物,工作起来多了一些难度和艰辛,稍不留意,就会打滑摔倒,身上不知何时也会莫名多出一些划伤……当我们艰难地完成调查后,才在山风的吹拂下有空欣赏一下眼前的美景:镶嵌在天边的连绵起伏的山峦纵横错落,仿佛是天幕上的水墨画,线条分明,浓淡相宜。云朵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出闪闪的金光,显得分外壮丽。美景总是给人以快乐,工作的疲惫也在不知不觉中抛在了返程的路上。
      森林调查比一般的资源调查要许多困难,但我们深知“地质人”的称呼不仅是一个荣誉,同样是一种责任。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是我们面对陡峭山峰时登山越岭的毅力,面对满山荆棘时披荆斩棘的动力,面对脚下万丈深渊时勇于前进的勇气。有了这特殊力量的加持,我们翻过座座高山,走遍所有样地,终于在历经13天后按时保量的顺利完成调查任务。
链接:

Copyright © 2022-2029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三院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139号

Powered by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