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郑州
发布时间:2022-09-28 19:53:08
作者:徐丹文章来源:资环三院
我与郑州这座城市的缘分始于2007年。这一年,在我的意识里仅仅是一个地名的“郑州”,开始慢慢地融入我的生活。直至今日,她,已与我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也在这里安家、工作、成长。15年的时间,她和我、我和她,在不知不觉中已悄然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我是河南人,但我的家乡却是河南的“南方城市”——信阳。在2007年以前,我对于南北方城市气候和饮食上差异性的认知,仅仅存在于地理课本的字里行间,一直到2007年,我开始郑州、信阳两地频繁往返,才对这种差异性,有了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先说气候。北方的气候干燥,这种干燥没有明确的界限,无法用语言表达但又确实客观的存在。秋冬季节,只要我来郑州,嘴唇上就必定会有一道深深地的裂口,吃饭喝水的时候都需要特别注意,偶尔不小心撕扯了一下,就会鲜血直流,曾经我也尝试涂抹药膏、润唇膏,但效果甚微。神奇的是,只要我回到老家两三天,啥药也不用,伤口自己就奇迹般的愈合了。
再说饮食。信阳是鱼米之乡,主食以米饭为主,会搭配各式的炒菜和炖菜。家里来客人或者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会时,对于热情好客信阳人来说,荤素搭配的凉菜、色彩鲜艳的热炒时蔬、红焖的鸡鸭鱼肉,都是标配……相比之下,郑州快节奏的生活,快餐速食成为了我的主要选择,再搭配万物皆可调的凉菜,似乎只是解决了我的“温饱”。所以,一开始因为种种的不适应,我是不愿意来到郑州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郑州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川流不息的车辆、错落有致的高架桥、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环境优美的高校园区……无处不在彰显郑州作为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优势地位。
在商代遗址中,我感受到了郑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二七纪念塔里,我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战火纷飞年代里的英雄气节;在天南地北的乡音和文化里,我感受到了城市海纳百川的包容共存……这里,既有都市的繁华与喧嚣,也有市井街道的人间与烟火。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幢幢高楼披上了五彩斑斓的外衣,一条条街道也变成了浩瀚的银河。随处可见街心公园里,树影婆娑,三三两两的人或跑步、或交谈,消失在曲径通幽蜿蜒之处;深邃的夜空、皎洁的月光、点点的星辰与这流光溢彩的车水马龙勾勒出一幅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光影画卷……
随着时间的沉淀,我开始真正悦纳了郑州这一第二故乡:面对疫情,郑州人民众志成城筑起钢铁长城,让我无比安全;“7.20”强降雨,大家团结互助共克时艰,让我无比安心;走上新岗位,融入新环境,领导和同事们给予的无私帮助,让我无比的温暖……
郑州,从我印象中的一个“标志”,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为我遮风避雨的“港湾”。我每天都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温度、共同感受着她的呼吸,更因她眼界一变天地宽。感谢这美好的“豫”见,未来,我还要和她一起见证更多的15年……
我是河南人,但我的家乡却是河南的“南方城市”——信阳。在2007年以前,我对于南北方城市气候和饮食上差异性的认知,仅仅存在于地理课本的字里行间,一直到2007年,我开始郑州、信阳两地频繁往返,才对这种差异性,有了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先说气候。北方的气候干燥,这种干燥没有明确的界限,无法用语言表达但又确实客观的存在。秋冬季节,只要我来郑州,嘴唇上就必定会有一道深深地的裂口,吃饭喝水的时候都需要特别注意,偶尔不小心撕扯了一下,就会鲜血直流,曾经我也尝试涂抹药膏、润唇膏,但效果甚微。神奇的是,只要我回到老家两三天,啥药也不用,伤口自己就奇迹般的愈合了。
再说饮食。信阳是鱼米之乡,主食以米饭为主,会搭配各式的炒菜和炖菜。家里来客人或者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会时,对于热情好客信阳人来说,荤素搭配的凉菜、色彩鲜艳的热炒时蔬、红焖的鸡鸭鱼肉,都是标配……相比之下,郑州快节奏的生活,快餐速食成为了我的主要选择,再搭配万物皆可调的凉菜,似乎只是解决了我的“温饱”。所以,一开始因为种种的不适应,我是不愿意来到郑州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郑州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川流不息的车辆、错落有致的高架桥、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环境优美的高校园区……无处不在彰显郑州作为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优势地位。
在商代遗址中,我感受到了郑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二七纪念塔里,我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战火纷飞年代里的英雄气节;在天南地北的乡音和文化里,我感受到了城市海纳百川的包容共存……这里,既有都市的繁华与喧嚣,也有市井街道的人间与烟火。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幢幢高楼披上了五彩斑斓的外衣,一条条街道也变成了浩瀚的银河。随处可见街心公园里,树影婆娑,三三两两的人或跑步、或交谈,消失在曲径通幽蜿蜒之处;深邃的夜空、皎洁的月光、点点的星辰与这流光溢彩的车水马龙勾勒出一幅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光影画卷……
随着时间的沉淀,我开始真正悦纳了郑州这一第二故乡:面对疫情,郑州人民众志成城筑起钢铁长城,让我无比安全;“7.20”强降雨,大家团结互助共克时艰,让我无比安心;走上新岗位,融入新环境,领导和同事们给予的无私帮助,让我无比的温暖……
郑州,从我印象中的一个“标志”,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为我遮风避雨的“港湾”。我每天都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温度、共同感受着她的呼吸,更因她眼界一变天地宽。感谢这美好的“豫”见,未来,我还要和她一起见证更多的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