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致远 砥砺前行
发布时间:2022-06-02 11:33:00
作者:admin文章来源:未知
申亚华,女,中共党员,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三院财务工作。十多年来,跟随着单位的发展脚步,她从一名出纳做起,逐步成长为经验丰富的高级会计师,2018年入选局首批财审后备人才库。她作风稳健干练、严谨务实,曾荣获局“十三五”期间先进会计工作者、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工会积极分子”、省直机关“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营改增”的比对报告及方案的认可度,让申亚华深受启发,她笃定地认为财务不能只做数据的接收者,“如何释放财务价值,赋能于业务发展”是值得投入精力去思索和实践的事情。乐于进取、爱琢磨的她主动自我加压,一心致力于实现财务效能最大化的目标。
财政预算工作一向时间紧、任务重,从编报到审批,周期将近半年时间,这期间经常会收到突如其来的“紧急通知”,有时下班刚到家、有时晚上刚刚躺下......但每次申亚华都会第一时间赶去单位处理,她开玩笑地说:“每年夏天就要进入预算战备阶段,直到审核流程全部结束、预算系统正式关闭才能睡个踏实觉。”而这最后一道审核关头也是最让人焦灼的时候,必须要守在预算系统前,直到审核完毕才能回家。每当她完成预算工作走出办公大楼那一刻,望着静谧的夜晚,总会忍不住长舒一口气,她说:“这是一年到头最舒心的时刻。”这么多年来,多少个日日夜夜,回到家时孩子早已在哭闹中睡着了,其实,这样的夜,两个孩子还没出生时就已经陪妈妈熬过。正是对待工作的这份责任感,早已淡化了她无数次加班加点的劳累;也正是这份实干精神,让她多次获得上级部门的赞许与认可。
工作中,申亚华总是竭尽所能发挥个人价值,毫无保留地贡献专业经验,她深知:“有时候,多提醒那么一句,别人也许就能少走一些弯路。”在帮助核算员进行账务完善时,她结合实体情况和多年财务经验,协助“结对”核算员进行建账,她想到:与其只是模拟软件简单记账,不如细化表格信息,充分运用表格设计的灵活性,弥补记账软件的固化模式。她白天耐心地与“结对”核算员进行沟通,晚上琢磨记账模式,她为明细账设立了辅助统计,将管理者需要的信息直接提取出来,同时将明细账与项目一览表进行衔接,最终形成一套便于记账核算和管理使用的账表。当她与核算员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捋顺账务后,内心踏实且感到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路虽远,行将至;事虽艰,做必成。她说:“财务所能创造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如何实现价值最大化是财务人的重要课题。这条路虽艰难,但只要敢于探索、勤于实践,就一定能够看到曙光。”
锐意进取、以财务赋能业务
2016年,国家全面推行“营改增”,面对如此重大的税制改革,“如何调整经营管理尽快适应‘营改增’”是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申亚华原本已完成工作交接并准备休产假,但她意识到政策落地后,单位立马就要面临增值税纳税人的资格认定,一旦确立就难以变更,于是她赶在预产期前,充分利用五一假期和工作之余查询财税政策,翻阅相关资料,根据多年纳税经验,通过测算比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差异,结合单位经营成本结构和行业转型方向,就地勘单位如何适应“营改增”撰写了一份分析报告,并在获得税务部门明确答复后,提出建议调整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三院本部及所属企业主营业务类型,同时加快推进所属企业施工资质升级,此项建议得到单位领导支持并批示将报告发表至内刊展开学习探讨。“营改增”实施六年来,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三院在统筹经营税负方面优势明显,尤其是随着行业转型发展,解决了技术服务类业务进项税额不足的问题。“营改增”的比对报告及方案的认可度,让申亚华深受启发,她笃定地认为财务不能只做数据的接收者,“如何释放财务价值,赋能于业务发展”是值得投入精力去思索和实践的事情。乐于进取、爱琢磨的她主动自我加压,一心致力于实现财务效能最大化的目标。
稳扎稳打、以实干践行责任担当
“但凡经我手,必定负责到底;但凡需我协调,必定全力以赴。”申亚华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工作中也是这样做的。她对待工作踏实、认真、责任心强,遇到问题敢啃硬骨头想方设法去解决。她从2013年开始负责单位的财政预算工作,见证了近十年财政预算的改革发展。她勤于思考,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准确地领悟预算工作要义,以积极的态度统筹协调推进各项事务,不断提升财政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以确保我院事业经费得到足额保障。十年来,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三院的预算工作始终走在全局前列,她也常常被上级部门点名抽调进行全局预算审核。财政预算工作一向时间紧、任务重,从编报到审批,周期将近半年时间,这期间经常会收到突如其来的“紧急通知”,有时下班刚到家、有时晚上刚刚躺下......但每次申亚华都会第一时间赶去单位处理,她开玩笑地说:“每年夏天就要进入预算战备阶段,直到审核流程全部结束、预算系统正式关闭才能睡个踏实觉。”而这最后一道审核关头也是最让人焦灼的时候,必须要守在预算系统前,直到审核完毕才能回家。每当她完成预算工作走出办公大楼那一刻,望着静谧的夜晚,总会忍不住长舒一口气,她说:“这是一年到头最舒心的时刻。”这么多年来,多少个日日夜夜,回到家时孩子早已在哭闹中睡着了,其实,这样的夜,两个孩子还没出生时就已经陪妈妈熬过。正是对待工作的这份责任感,早已淡化了她无数次加班加点的劳累;也正是这份实干精神,让她多次获得上级部门的赞许与认可。
言传身教,以奉献传承优良传统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道理都是相通的”,这是申亚华踏入工作时前辈的经典语录,十余年来她铭记于心。一摞厚厚的工作笔记,足以说明她在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记录了重要的“备查账”,并且屡次受益于这个好的习惯。“传帮带”是财务科历来的优良传统,她常说:我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任何一个新岗位的技能,得益于每一位前辈的手把手传授。“精益求精、相互协同、默默奉献”她的每一步成长都潜移默化地承载了财务科这些优良传统。工作中,申亚华总是竭尽所能发挥个人价值,毫无保留地贡献专业经验,她深知:“有时候,多提醒那么一句,别人也许就能少走一些弯路。”在帮助核算员进行账务完善时,她结合实体情况和多年财务经验,协助“结对”核算员进行建账,她想到:与其只是模拟软件简单记账,不如细化表格信息,充分运用表格设计的灵活性,弥补记账软件的固化模式。她白天耐心地与“结对”核算员进行沟通,晚上琢磨记账模式,她为明细账设立了辅助统计,将管理者需要的信息直接提取出来,同时将明细账与项目一览表进行衔接,最终形成一套便于记账核算和管理使用的账表。当她与核算员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捋顺账务后,内心踏实且感到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路虽远,行将至;事虽艰,做必成。她说:“财务所能创造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如何实现价值最大化是财务人的重要课题。这条路虽艰难,但只要敢于探索、勤于实践,就一定能够看到曙光。”